主角:日军,云南,杨永昌 作者: 日出东方红似火
状态:完结 时间:2025-07-07 08:04:23
”罗正明给每个青年分发彝族长刀时,堂弟罗正才突然站起来,
用彝语唱起了《阿诗且》——那是送勇士出征的古歌,歌声中充满了悲壮与豪迈。那歌声里,
还混着姑娘们的呜咽,她们既为勇士们的离去而悲伤,又为他们的英勇而骄傲。
第五章 雪山下的盟誓腾冲光复战打响时,张问德站在来凤山的废墟上,
望着这片曾经美丽如今满目疮痍的土地,心中五味杂陈。
县府的文书们正忙碌地用算盘统计支援物资:1500 副担架,
那是为了拯救受伤的战士;3000 担粮草,
是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能量保障;还有佤族头人送来的 100 支毒箭,
每一支都承载着少数民族同胞对日寇的仇恨。当远征军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城内时,
他看见刘楚湘带着学生军冲在最前面,这些穿着校服的少年,
昨天还在课堂上认真地默写《出师表》,而今天,他们却勇敢地拿起武器,为了家乡,
为了祖国,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。松谋活佛的经幡在松赞林寺的风中猎猎飘动。
这位藏族活佛,把 300 两黄金庄重地摆在香案上,那黄金,是对祖国抗战事业的支持。
他看着喇嘛们把藏药小心地装进药箱,那藏药,是治愈伤员的希望。
“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,救国家一命呢?”他对着佛像喃喃自语,
那声音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忧虑。此时,
七林旺丹带着牧民组成的向导队正大步走进寺门,这些藏族青年的腰间,
除了藏刀还别着远征军的手榴弹,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,守护这片神圣的土地。
刀承宗在西双版纳的竹楼里,精心设下宴席。这位傣族土司,
给每个猎手的箭镞都抹上了见血封喉的毒药,那毒药,是对敌人的致命威胁。
在澜沧江的竹桥上,他亲手松动了第三根桥索,那桥索,仿佛是敌人的催命符。
当日军的“扫荡”队大摇大摆地走上竹桥时,他举起酒葫芦一饮而尽——葫芦里装的不是酒,
而是给远征军伤员消毒的酒精。他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,为抗击日军...
小说《云南军民不朽的抗日血雨腥风传奇》 试读结束。